北京儒促会首期“北京儒学讲堂”开讲

来源: 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  日期:2025-03-20  点击:  属于:儒学讲堂

国学与科学·教育

——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首期“北京儒学讲堂”开讲

      3月16日下午13时30分,由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期“北京儒学文化讲堂”在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通州梨园校区弘道厅如期开讲。首期讲堂特邀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兼党委书记、北京市科协原副主席、本会荣誉顾问王渝生先生担任主讲嘉宾。来自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企业各界的百余名会员、嘉宾及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

王心竹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本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王渝生先生以“国学与科学·教育”为主题,从历史视角切入,深入阐释了儒学与科学精神的内在共通性;强调“格物致知”等儒家思想对现代科学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儒学所倡导的求知精神与科学探索的本质是息息相通的;二者的融通,将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肥沃的文化土壤。

      就科学认知与信仰体系的共生演化而言,王渝生先生结合伽利略审判、进化论争议等典型案例,揭示认知冲突如何转化为范式革命的催化剂,特别指出当代量子力学引发的本体论讨论,正在重塑新的哲学基础;强调人工智能时代亟需构建“儒家人文精神+科学伦理”的复合治理体系,提出将“格物致知”方法论与科研诚信建设相融合的创新路径。

      就教育现代化与科学素养的重构而言,王渝生先生提出了知识维度、能力维度、价值维度三维教育生态模型,强调价值维度应植入《大学》“止于至善”的科研伦理教育;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比较研究,强调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提出“书院制师徒传承+现代实验室体系”的复合培养方案,强调工匠精神与创新思维的辩证统一。

于建福会长向王渝生颁发荣誉顾问聘书,刘长山常务副会长赠送书法作品


      就文明兴衰中的科技发展规律而言,王渝生先生回应了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从制度层面分析了科举制“重道轻器”对实验科学可能产生的抑制效应,从文化基因层面分析了《周易》阴阳辩证思维与近代分析科学的范式差异;从经济基础层面分析了小农经济与工业革命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就国学与科学及教育的跨界对话而言,王渝生先生针对孔子提出的“敬鬼神而远之”进行当代解读,论证东方智慧对科技伦理建设的启示价值;通过分析钱学森之问与图灵测试的深层关联,提出建立“想象力教育评估体系”改革方案以破解创新人才培养的“达芬奇密码”。王渝生先生还从历史的纵深维度梳理了《考工记》到“天宫空间站”的技术文明谱系;从文化赋能角度提出了“墨家实证精神+儒家经世思想”的科技创新文化培育工程。

      在现场互动环节中,本会副会长、儒商文化发展委员会主任张延国,北京交通运输学院纪委书记、副院长甄众学,本会副会长、周易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孙福万踊跃提问,围绕传统文化如何助力科技伦理建设等话题与王渝生先生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于建福会长为王渝生先生颁发了荣誉顾问证书,刘长山常务副会长代表儒促会赠送书法“寿”字,表达了对王渝生先生的崇高敬意和衷心祝福。

      本次讲堂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本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心竹教授主持。她表示,“北京儒学文化讲堂”旨在搭建起学术与公众对话的桥梁,探索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价值和意义。讲堂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亲近经典、感悟智慧的窗口,更彰显了儒学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讲堂在热烈而庄重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李娇龙、刘本艳、王昊)

 


关于我们
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

联系人:秘书处

手机:13466642166

邮件:bjrxwhcjh@163.com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旧桥路25号院东亚五环国际6号楼1402

底部导航
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简称北京儒促会)是国际儒学联合会团体会员单位,本会是由北京地区热心儒学文化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本会登记管理机关是北京市民政局,业务主管单位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