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玲:《论语·学而篇》首章新探

日期:2022-11-03  点击:  属于:经世致用

(吉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四平)

      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关于本章孔子此言的历史背景,诸多学者大都认可鲁定公五年说。在这里,本文对孔子此言语境及其历史背景进行了创新性的再探讨,提出了鲁昭公二十年新说。“学而时习之”是贯彻始终的主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有朋自远方来”一句,是理解《论语·学而篇》首章具体发生时间的关键句。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年三十岁,齐国君齐景公与齐国相晏婴亲自从齐国来到鲁国,问礼于布衣孔子之事,是本章的历史背景与语境。“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齐景公问礼之后事的感叹,“学而时习之”则是孔子的一贯追求。

      关键词:《论语·学而》篇首章;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适鲁问礼于布衣孔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为整部《论语》一书的第一章,其言辞以其简明的语言形式为世人所熟知,累代著述不绝。然而,正是这种简明的语言形式恰恰成为对契合本文真蕴的最大妨碍。本章的第一个字为“学”,而“学”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又有切要关系,因此,自汉唐以来,对本章的诠释多从为对“学习”的强调。学习论的解释是后人基于“学习”对人重要性而对本章做出的解释,但是这种解释对于把握孔子之为孔子的孔子思想之真来说,似有牵强,其历史的深度与哲学的高度似乎不够。《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里仁》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孔子反对空洞的、心灵鸡汤式的说教。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孔子语言真义的理解,如有可能,则最好能够找到支撑孔子此言的历史事实,从“言”“事”的统一性上理解孔子之言,才有可能获得孔子语言的真实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于本章的具体理解,我们认为如能够从史实的角度对“学”与“习”“朋”、“人”加以阐释,那么,对于本章的理解将会非常有意义。

      一、释“学”与“习”

      “学而时习之”是本章的主语,其中“学”、“习”、“时”、“之”都是重点词。历代注家多把注释本章的重点放在“学习”上,在这里,学与习都应该理解为动词。据《孔子家语·子路初见》载,孔子兄子有孔篾者,与宓子贱偕仕。孔子往过孔篾,而问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对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龙,学焉得习,是学不得明也;俸禄少饘粥,不及亲戚,是以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问疾,是朋友之道阙也。其所亡者三,即谓此也。”孔子不悦,徃过子贱,问如孔篾.对曰:“自来仕者无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诵之,今得而行之,是学益明也;俸禄所供,被及亲戚,是骨肉益亲也;虽有公事,而兼以吊死问疾,是朋友笃也。”孔子喟然,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则子贱焉取此。” 由此可见,学与习时两件事。学者,诵也。习者,时得而行也。学与习都是动词,而学与习的动词指向都是“之”。在这里,“之”是代词,代指年轻孔子所学习的基本内容。“时”,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第一》)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故时者,是指适时,时机,机会的意思。

      王肃:“时习,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怿。”[①] 从宋代朱熹的文集和语录来看,他也倾向于 “学”即“读书”这一观点,把“学”的内容界定为书面知识。[②] 朱氏注曰:“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 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 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悦,同。喜意 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 其进自不能已矣。” [③] 伊川先生之言曰:“今之学者有三:辞章之学也,训诂之学也,儒者之学也。欲通道,则舍儒者之学不可。”[④] 在诸家注释中,这里的学都与普遍意义的“学习”相关,不同点在于要么强调“学”这一主体活动,要么强调某种学习内容。那么,这里的“学”该如何理解呢?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那么,这说明“学”已经超越了一般性动词的理解,它必然要有其丰富的内容,才能使孔子的人生丰满起来,而且从“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出发,孔子早在三十岁以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学”的全部内容。那么孔子究竟学了什么呢?这个“之”代指什么呢?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孔子的时代的具体生活背景进行合理的推断与具体的可信的结果。

      《左传》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孔子八岁,“吴国公子季札来聘,见叔孙穆子说之。……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憾。’ 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 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 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⑤] 由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在鲁国,周礼、诗、乐是保存十分完好的,这是孔子生活于其中的重要历史背景。这为孔子学“乐”、学“诗”创造了条件,《礼记·仲尼燕居》:“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我们认为孔子学周礼、诗、乐当在此时。当然,孔子是在参见鲁太庙的政治活动的时候进行学习的,在这里既有理论知识,又是一个具体实践的问题,具有双重意义。据载,孔子在教育其子孔鲤的时候,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左传》载,鲁昭公二年,孔子十二岁,鲁昭公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公享之。”[⑥] 我们认为,孔子学《礼》、学《书》、学《易》、学《象》、学《鲁春秋》当在此时始,《史记》:“孔子为儿嬉戏,常设礼容,陈俎豆。”《论语•八佾》入太庙,每事问,亦在此时。

      《左传》载,鲁昭公七年,孔子十七岁,“三月,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僖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答郊劳。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⑦] 其后有孔子与鲁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子之事。当时,孟僖子为鲁国的执政大夫,而能向年轻的孔子学习“礼”,由此可见,此时的孔子在“礼”学上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与造诣。

      《左传》载,鲁昭公十七年,孔子二十七岁,郯子论官在鲁 “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⑧] 这里非常明确地记载了“孔子学官”,这应该为孔子后来的“为政”思想奠定基础。

      根据以上对文献的记载分析,我们看到,孔子早在三十岁以前就已经学习了《诗》《乐》《礼》《书》《易》《春秋》以及为政之学,孔子所学涉猎广泛,“学诗以言”、“学礼以立”,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里的“学”不能理解为名词的学习,而应当理解动词的学与习。“之”则代表者为以“《诗》《乐》《礼》《书》《易》《春秋》以及为政之学”为内容的学问。“学问”作为主体的知识结构,它会在主体的自发性或自觉性的条件下显现出来,而人的活动虽然有自发性,但又以自觉性为主,因此,选择正确的时机,将“学问”展现出来,则显得犹为重要,所以中国古代文化特别强调“时”的重要性,这里的“时”指“时机”“恰当的时刻”,《老子》“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孟子·梁 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王肃的《论语注》也是这样解释的。“习”是指交流、实践等活动,“之”指代“学”,即“学问”。因此,我们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以译成现代文为:“有了学问并且有机会与人交流、探讨、付诸实践,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吗?”那么,孔子如此重视“时机”,孔子此话又说于“何年”呢?我们将进一步分析。

      二、释“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一书中译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其注曰: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即指“弟子”,就是《史记·孔子世家》鲁定公五年的“故孔子不仕,退而脩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译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即本此义。[⑨] 我们认为,从《论语》文本来看,将“朋”指“弟子”并不合适。

      首先,《论语》中,“朋友”、“弟子”各有其义,“弟子”一般被称为“弟子”或“小子”。《论语·泰伯》:“曾子有疾,招门人弟子……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论语·述尔》:“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子罕》“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论语·公冶长》“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宰我》“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从以上论述来看,主体与“弟子”之间是师承关系,以“教”“学”关系为基础,地位上“弟子”明显略低于主体;“朋”《论语》中多与“朋友”连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里仁》:“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乡党》:“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从这些句子来看,主体与“朋友”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的平等关系,但是从主体一方来讲,主体更喜欢把“朋友”放置于比自己略高的地位上。虽然“朋友”连用,但“朋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词汇聚,因为除本章中有单独一个“朋”字出现外,其它章节中还有单独出现“友”的情况。《论语·学而》:“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为政》“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颜渊》“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里“友”与“己”“兄弟”对举,可见,“友”是与主体地位相当的人。那么,该如何理解“朋”呢?《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这里将“友”“朋”分列,可见朋、友各有其义,而“朋”又与“师”对举,这说明“朋”应该是与“师”地位相当或略高于“师”。由此,我们认为从主体与客体关系上讲,“弟子”“友”“朋友”有着比较明确的地位差异。《论语·子罕》:“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以说,将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三类:即“可与共学者”“可与适道者”“可与立者”与“可与权者”我们认为,“弟子”“友”“朋”正是“可与共学”、“可与适道”、“可与立”的三类人。而“朋”则是指第三类“可与立”之人,可见“朋”是指有一定权威的人。

      其次,朋,有鹏意。高飞为鹏,能翔为鹏。鹏,鸟名也。《庄子·逍遥游》以鸟喻人者也。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⑩] 尧让天下于许由,肩吾问于连叔,惠子谓庄子,由此可见,鹏,喻人者也。鸟,官名也。《左传》鲁昭公十七年郯子论官。“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11]

      由此,我们认为,故“朋”通鹏,“鹏鸟”亦有“官人”的意思。杨伯峻等称“群弟子”为朋,在本章似乎并不恰当。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那么,这里的有“朋”特指什么人呢?对于本句的理解我们不能不考虑“有朋自远方来”之“来”字。“来”与“去”相对,“来”指从他方到我方移动的过程,“去”则表示从我方到他方移动的过程。那么,“有朋自远方来”,即是指有官位的人从远方到鲁国来见孔子,方可称为“有朋

      自远方来”,按照这样的标准重新检视《史记》、《左传》,我们认为最适合“有朋自远方来”的记载应为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适鲁问礼于孔子一事。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景公二十六年,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12]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13] 关于问礼的内容,《史记·孔子世家》载, “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适鲁问礼于孔子。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14] 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从地位上来说,既身处官位,地位又高于孔子。那么,齐景公为何问礼于孔子呢?据《春秋左传》鲁昭公二十年十二月载,“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15] 齐景公是在执政其间遇到了“礼”的困惑,所以特来向孔子请教,这进一步说明,在孔子看来,齐景公乃是孔子可与立道之人, 而且从“景公说”的记载来说,齐景公对于孔子的回答可以说是非常满意的。是“礼”支撑了孔子与齐景公之间的“信”,由此,我们认为对于孔子来说,将齐景公称之为“鹏”,齐景公当之无愧。另外,齐景公走出齐国,到鲁国问礼于孔子,可以说是“自远方来”。由此,我们可以更加肯定地认为“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的历史背景正是齐景公来到鲁国问礼于孔子一事。另外,齐景公与晏婴也可以称为“朋”,取“比目为朋”之意。故此句中暗含“学而时习之”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之中。故本句可谓“有朋自远方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依据以上的分析,我们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白话试译为:“齐景公与晏婴从远方的齐国来到鲁国,向布衣孔子请教礼学,,在这一时刻,孔子是很快乐的。”

      三、释“人”

      《论语·学而》首章的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杨伯峻,“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钱穆“学求深造日进,至于人不能知,乃属无可奈何。”这些注释中,都把“人”理解为除“我”以外的别人或一般的人。事实上,《论语》中除本章以外,单音词“人”共出现133次,包涵着他不同的具体词义,宋永培先生在《<论语>“民”、“人”的实际所指与词义特点》中指出,“其具体词义包括5个方面”[16]:第一,“人”指在位的仁人、贤人;第二,“人”指不在位的仁人、贤人。第三,“人”指善士、人才;第四,“人”指君王、诸侯、卿大夫等在位者;第五,“人”指“众人,一般的人”,或任何人,每个人”,或者是对“人”的一般泛指。那么,本章中“人”应指哪一类呢?

      在本章中,“人”的直接动词是“知”,“人知”在《论语》中有很独特的意义,《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些句子都提到了“人知”,那么,“人知”的意义是什么呢?《论语·季氏》:“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由此见之,“人知”即意味着“被举之”。由此可见,那么,这里的人显然不能是指一般人的,而应当是指具有“举士”作用的“诸侯、卿大夫”等人,因此《论语正义》:“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己学有成,举用之也。”那么,当时的“诸侯、卿大夫”又主要指谁呢?又何以见得“人不知”呢?据《左传》、《史记》载,齐景公与晏婴问礼于孔子时,孔子当时生活在鲁国,为布衣,那么能够举荐、任用孔子的应当是指鲁国的诸侯、卿大夫,我们且称之为鲁国的执政者。齐景公作为他国的一国之君,尚且能够带着比孔子大近三十岁的晏婴来问礼孔子,这说明孔子在当时已经是声名鹊起、远近闻名,而且孔子的回答能够使齐景公非常满意,这说明孔子之学确实是实至名归的,孔子所说“三十而立”并非一句虚言。孔子学至于此,作为齐国君主尚来问礼,但是鲁国的执政者们非但对此事佯装不知,而且也没有在此时、事后任用孔子,未使孔子“立于官”,这应该是“人不知”的真实指向。“人不知而不愠”,杨伯峻注”愠,怨恨。”我们认为,“愠”,为愠恼,有怒意。对于鲁国叔孙昭子对待孔子的态度,孔子不愠恼,而且孔子把这种“人不知而不愠”,以“不亦君子乎”的形式归于君子的品质。“君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孔颖达《礼记·曲礼上》:“君子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17] 朱熹《论语集注》:“君子成德之名。”[18] 杨伯峻:《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19] 我们认为,以上概念,用在此章似乎都不合适。我们认为,在礼乐典章制度下或者说在孔子这里,“君子”的极高品质却在于“礼”,《论语·为政》子曰:“三十而立”、《论语·季氏》:“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此时三十岁,可以说孔子的“立”则是从齐景公问“礼”开始的;《论语·尧曰》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充分表明了孔子对此事的态度,尽管孔子的“礼”没有得到鲁国执政者们的认可,但是这并不影响孔子成为以“礼”为名的君子,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故此句中暗含“学而时习之”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之中。故本句可谓“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论语·学而》篇首章的出现是有事实作为支撑的,是孔子在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适鲁问礼于布衣孔子之事之后,三十岁的孔子自己对此事的记述与总结,“三十而立”是孔子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于本章,我们认为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去理解:第一,把学问看作是人生立足的根本,人有了学问,一旦时机成熟,可以使人立于人,即便遇到不好的时机,未被人知、被人立,学问依然可以使人成为君子,无论如何学问都是使人快乐的。第二;本章是孔子对远在齐国的齐景公尚能问礼表示高兴,但同也对鲁国的执政者们对孔子的存在视而不见的无奈;第三,本章也体现出孔子 “不怨天,不尤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的君子情怀。当然,《论语学而篇》首章的背景与语境在鲁昭公二十年的节点说,只是我们的一孔之见。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云 : “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 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 孔子三十而立后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当之。”郭沂先生认为这个说法很有道理。[20] 郭美华先生认为,它奠定着整个 《论语》 哲学或孔子哲学的基石。[21] 由此可见,学界对于《论语》首章的解读,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基本上认可终生说,晚年说。而我们认为是节点说,“有朋自远方来”,体现的是孔子“三十而立”说本质意义。

      总之,《论语》一书的首篇首章,乃是孔子自道。其发生的背景,不是终生说,而是节点说。本章三言是孔子自谓,是“一经三传”。一经,是指“学而时习之”;三传,是指“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是在此句中贯彻始终的主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有朋自远方来”一语,是理解《论语·学而篇》首章具体发生时间的关键句。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年三十岁,齐国君齐景公与齐国相晏婴亲自从齐国来到鲁国,问礼于布衣孔子之事,是本章的历史背景与语境。“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齐景公问礼之后事的感叹,“学而时习之”,则是孔子一生的一贯追求。孰是孰非,尚难确定,仍有待于继续研究与探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这里,我们只是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欢迎方家不吝教诲,如此而已,不亦可乎?


      作者简介:孔祥玲,1979年,女,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思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①]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3:2.
[②] 卢梦雨.《论语·学而》篇首章新释[J].河南社会科学, 2015(12):111. 
[③]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3:3.
[④]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3:4.
[⑤] [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9:4355-4361.
[⑥] [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9:4406.
[⑦] [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9:4448.
[⑧] [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9:4452.
[⑨]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
[⑩] 邵汉明注译.庄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1-2.
[11] [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9:4523-4525.
[12] [汉]司马迁撰,韩兆琦评注.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2:485.
[13] [汉]司马迁撰,韩兆琦评注.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2:506.
[14] [汉]司马迁撰,韩兆琦评注.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2:756.
[15] [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9:4482.
[16] 宋永培.《论语》“民”、“人”的实际所指与词义特点[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11):24-34.
[17] [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9:2702.
[18]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49.
[19]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
[20] 转引自 郭沂.“学而时习之”别解[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5(2):123.
[21] 郭美华.论 “学而时习” 对孔子哲学的奠基意义[J].现代哲学,2009(6):101.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

联系人:秘书处

手机:13466642166

邮件:bjrxwhcjh@163.com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旧桥路25号院东亚五环国际6号楼1402

底部导航
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简称北京儒促会)是国际儒学联合会团体会员单位,本会是由北京地区热心儒学文化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本会登记管理机关是北京市民政局,业务主管单位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